《双牌姓氏考》——胡姓

2025-01-25 浏览次数 37

【姓氏起源】胡姓是中华民族中一个多源流、多民族的姓氏。其最早的一支来源于先人的谥号。始祖胡公满,姓妫名满,乃舜帝后裔。周武王姬发克殷商而得天下,为追崇舜德,复求舜后,以元女太姬配满公,并封国于陈(今河南新蔡、淮阳、安徽亳州等地),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县)。妫满死后,谥号胡公,故又称胡公满。其子孙有的以他的谥号为姓氏,就是胡氏。胡公满乃胡氏一世祖,太姬为一世祖妣。

胡氏另有两支来源于古代国名。周朝有两个胡国:一个是姬姓胡国,在河南渭东,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一个是归姓胡国,在安徽信阳。春秋末期,这两个胡国先后被楚国所灭,国人皆以胡为氏,世代相沿。

胡氏还有一些来自他姓或他族。据《楚国先贤传》《魏书·官氏志》等有关资料记载:楚时胡广本姓黄,后改姓胡;南北朝时纥骨氏等入中原后均改为胡姓;后周胡琮本为赦勒族等。

胡氏的起源地是周王朝初期的封地陈国,国都即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县。以此为源地,其后世子孙逐渐向四处延伸。经过数代繁衍,先后南达新蔡,北至山西,并成为当时的胡氏望族。汉朝时期,迁入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湖北等地。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胡氏中原士族大举南迁,先至安徽,再迁至福建,后由福建迁至台湾。再以后,新蔡和山西两地胡氏向其他各地迁居繁衍,致使胡氏遍及神州大地。

当今,胡氏在中国最常见的100个汉族姓氏中列第十三位,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1%以上。同时,在瑶族、满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也占有一定数量。

【沿革分布】胡氏在双牌境域属客籍姓氏。自明初至清末数百年间,胡氏从江西泰和、零陵、道县等地,先后迁至双牌境内居住繁衍。现胡氏聚居地主要分布在青山里村、六家洞村、泷泊村和阳明山村等地。双牌全境现有胡氏人口6000余人,是全县的一个大姓。

1、青山里胡氏

溯及唐代,尊皇唐奉璋公为一世祖(674—747年),居直隶顺天府三合县临海乡(今属北京市)。传十四世至五代后,宋成立,又尊乾元公为一世祖,徙居江西南康府南昌县东塘渡口东桥村。历传十三世至元朝,尊寿昌公为一世祖,次迁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十七都。传至五世明一公,又尊明一公为一世祖。明一公,字月亭,生一子四女。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 “挈子来永”再迁永政乡西家里(今青山里)。自此,在双牌境域定居下来,已历600余年。后传七世祖永昂公,号青山,“公乃名人”,于是“相沿以为青山胡者”。明末清初,四川经过多次大战乱,“生灵殆尽”,政府采取“湖广填四川”的政策。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有镐、多、容、从、钦、铢等数人,自青山里徙居四川遂宁、蓬溪一带,多住高升乡。现青山胡氏在双牌境域,主要聚居在青山里村(原塘基上村、麻园里村、田洞里村、红福田村合并),盘大岭村的小江里、向隍庙,江村镇双井村的胡家自然村等地,有4000余人。

2、六家洞胡氏

明代孝宗时期(1487—1505年),一世祖尔公,官徙豫章(今江西南昌地区)。明世宗时(1522—1566年),二世祖大本公,官徙广西平乐府府尹,后又迁至云南、贵州。明末清初,二世祖大本公率军北上抗清。军队解散后,辗转广西。为躲避战乱,举家迁湖南道州濂溪河畔的东阳观隐居。传六世祖嘉瑞公(1721—1810年)善经木材,曾商运长沙、武汉。见潇水河畔的六江洞,“凤凰展翅形,狮子腹,风水秀丽”,于是举家迁入这里。营建村落,建安定宗祠,置田地、山场,“采芹食饩,授桂迨学”。历经200余年,六家洞胡氏现有人口约1000人,主要聚居在理家坪乡六家洞村,群力村苦瓜塘自然村也有一部分。

3、黄柏洞胡氏

一世祖华甫公,元末自江西卢陵县鹅井塘迁居零陵福田洞石龙。传十六世一炳公,因到黄柏洞中心村打铁,见此地风景秀丽,土地平旷,便长期定居下来。历200余年,现黄柏洞胡氏有人口400余人,主要聚居在阳明山村太平自然村。

4、尚仁里胡氏

泷泊镇尚仁里村胡家自然村(原尚仁里乡胡家村)胡氏尊胡安溥为一世祖。十一世永公时,自江西吉安县迁入泷泊镇平福头村山田富自然村(原平福头乡山田富村),公生三子,在山田富居住一段时间后,长子应抖公又迁宁远县西乡禄源井塘村,生子国宣;次子应达公迁居现尚仁里胡家村,生子国瑾,为现在尚仁里胡氏之始祖(2019年欲修族谱,尊“国”字辈为一世祖);三子应选公留居山田富,生子国隆。三兄弟一脉相承,互有往来。宁远源井塘胡氏人口发展较快,约有族人500余;尚仁里胡氏始祖来胡家村后再生六子,殁一子,存五子,分别为象铨、象球、象伸、象偃,另一子名字失查,而后五子不断繁衍,至此已有400多年历史,现有人口近500人。平福头山田富现有人口约60人。

5、泷泊村胡氏

始祖自清朝咸丰帝时由江西迁入零陵柳子庙,同治帝时再从零陵柳子庙迁入双牌,迁入时为三兄弟,长子胡三耀,次子胡三剑、小子胡三省,后分别居住在原义村、城关、双新三个自然村,搬来双牌已有200多年历史,繁衍十多代,现有人口约700人,主要聚居在泷泊村。

6、江村胡氏

江村胡氏居住分散,且都不同谱同宗。主要分布在双井村、花瓶村、光明村(黑磥)、五里村,双井村胡氏是五里牌镇青山里胡氏一分支迁居而至;花瓶村胡氏则与理家坪乡群力村胡氏同谱;五里胡氏祖籍自道县迁入,始居理家坪乡大江口村矮子岭村, 1930年,五里胡氏始祖胡开庆,自矮子岭村携家迁到五里村狗婆磥居住,至今3代。共6户27人。

7、柏梧塘胡氏

五里牌镇柏梧塘村胡姓主要分布在两个地方,一是一组胡姓系五里牌镇青山里村后裔,20世纪20年代迁至,现有人口近30人。二是五组白水厂胡姓。因没有修谱,据胡姓长者回忆,先祖老太公胡继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自祁阳县观音滩白竹塘搬至现居住地。两户分别生三子,不断繁衍生息,现有人口近30人。

【姓氏文化】

1、历代排行字辈

(1)青山里胡氏

从隋唐奉璋公至明一公止三十二字辈:奉天承命,日月照临。初开宇宙,奠定乾坤。安绵世泽,朝作忠臣。既寿永昌,万代常明。

明一公入楚十六字辈:四三千万,贵荣良大。文士金其(同之),应(同玉)国(同绍)弘(同宏)世。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楚蜀合修族谱定辈十二字辈:学(同子)正开宗,尚志登朝,又希维兴。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族谱定二十字辈:孝本吉祥远,义能启瑞长。功勋传盛德,显扬耀辉光。

(2)六江洞胡氏

旧谱男性十五字辈:尔大遗伯廷,文继振朝邦,永凌光志昌。女性十五字辈:呈元瑞佩玉,素归姬受媛,花易桂英华。

新谱男性五十五字辈:荣世代友英,贤忠孝诗书。作宝田惠义,敬恭师子产。聪明仁德学,颜渊齐家治。治国修本身,上悦亲诚意。先鼎甲魁名,能继绪凤麟。济美道心传。女性五十五字辈:滋镜源闺娟,稚诗玺毓羚。琢廉濡喧榆,榕祯萌慧曼。郡娴雅笙琳,莉靖蒲莅筱。瑚菽瑕浩帼,庶寄讷唯乐。善蔚家风底,承绵远娜姬。美瑞凤珍玲。

(3)黄柏洞胡氏

旧谱二十字辈:本支(朝)庆崇(高)先,能绍祖基传,仍久增科鼎,盛昌振万年。

新谱二十字辈:乘胜治山川,逢春征宇寰,千秋功誉定,乐泰瑞康绵。

(4)尚仁里胡氏

族谱四十字排序:安贵元忠瑛,节守大善华。永应国象廷,世成文武仕。孝友辉先志,诗书启茂昌。隆贤学正盛,春景在锡光。

(5)泷泊村胡氏

字辈排序为:正有壹贰,叁财永翠,太运昌茂。

(6)五里胡氏

字辈排序为:大光庆志星,跃强富贵先。

(7)柏梧塘胡氏

字辈排序为:继太和盛世(凭回忆整理)。

2、族规家训

青山胡氏族规:崇报本,睦宗族,敦伦纪,勤耕作,专读书,节用度,慎婚姻,警游惰。

六江洞胡氏家训:培植心田,品行端正,孝养父母,友爱兄弟,尊敬长上,教训子孙,婚姻随宜,立志本业,倡助节义,戒赌博,戒奸淫,和睦相邻,矜怜孤寡,奋志云窗。


(资料提供者:胡志富、胡崇新、胡太祥、胡景华、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