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趣谈】百家姓之胡

2025-01-25 浏览次数 71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明代理学家吕坤曾说过:“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


胡,形声字,读作hú。甲骨文尚未发现此字,战国时期秦简《云梦法律》字形为上下结构,上古下月,古字像牛脸正面,月(肉)表示牛脖子下的垂肉。篆文改为左右结构,左古右月,隶变后,楷书写作胡。本义牛脖子下的垂肉。

        泛化为鸟兽颔下的垂肉或皮囊。如,胡皱(牛颔下松弛有皱纹的皮),胡袋(某些鸟类颌下的皮囊,也称喉囊) 。《诗经·国风·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老狼前行踩下巴,后退又踩长尾巴。)

        牛会从喉咙发出含混不清的声音,似hu声,如,胡卢,胡噜。《聊斋志异·促织》:掩口胡卢而笑。(遮掩着嘴,发出含糊不清的笑声。)

        从牛喉咙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引申为喉咙,现在一些方言把喉咙叫做胡咙。

        喉咙是身体的一个通道,引申为城市里两边有墙的窄道,直通民宅。如胡同,死胡同。曾写作衚衕,简化为胡同。

        从牛脖子下的垂肉,引申为下巴上的毛发。如,胡须,胡子。曾写作鬍,简化为胡。

        从牛喉咙发出含混不清的声音,引申为听不懂的语言。如,胡话。带胡的字也含有发出含混不清的声音。如,葫(成熟后里面的种子与壳撞击),

        引申为含混不清。如,胡涂,含胡。带胡的字也含有含混不清的意思,如,湖(浑水),糊(大米、小米长时间煮烂),煳(食物烤焦,面目全非)。

        引申为随意说话做事。如,胡扯,胡吹,胡诌,胡缠,胡搅,胡搞,胡为,胡来,胡混,胡闹,胡编乱造,胡思乱想。

        说听不懂的话的人,引申为外族人,古代非华夏族,如,胡人。进一步引申为外族的,如,胡琴,胡萝卜,胡笳,胡瓜,胡椒。

        因为听不懂,就要发出疑问,胡引申为疑问代词,①什么。《诗经·国风·邶风·日月》:胡能有定?宁不我顾。(何时日子能正常?竟然不顾我心伤。)②怎么。《诗经·国风·郑风·风雨》:既见君子,云胡不夷。(终于看见君子归,烦乱心绪怎不息?)③为什么。《诗经·国风·魏风·伐檀》:胡取禾三百廛兮?(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

        根据史学家考证,先秦归姓胡国,在今安徽阜阳一带。从商王武丁征伐“归夷”、“归伯” 时算起,至楚国灭胡止,归胡前后续存了至迟约700余年,直到南北朝时期,胡姓宗庙还在。

        胡,或许古胡国这里最先驯养黄牛,直到现在,阜阳市阜南县地城镇还把饲养黄牛作为特产,称为地城黄牛。远古时代,此地的氏族部落对黄牛有研究,把牛脸的正面写作上古下月,后写作胡。他们以养牛为业,并以胡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标识。他们发展壮大,建立方国,即胡国,人称胡氏。

        据文字记载的胡姓来源有:1.源自归姓。胡国,在安徽省阜阳。春秋末期,被楚国所灭,其国君的子孙和国人都以胡为氏。

        2.出自妫姓,以人名为氏。西周初年,帝舜的后人胡公满受封于陈国,春秋末被楚国所灭,其后人有的以胡为氏。

        3.出自姬姓。姬姓胡国,在河南省漯河市东,是西周初分封的同姓诸侯国。它曾参与以楚国为首的联军去攻打吴国,后来又跟随楚国与吴国作战,楚国回师途中顺便吞并了胡子国,国人以国为氏。

        4.源自古代民族。①鲜卑族。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胡(纥)骨氏,入中原后改为汉姓,称胡氏。②匈奴族,有后裔敕勒族人有胡氏。③五胡乱华之后,很多周边民族进入中原,纷纷改为胡氏。

        5.源自他姓改姓。汉代太御胡广,本姓黄,后改为胡姓,其子孙以胡为氏。另,在胡氏中,曾经出现过复姓胡母氏,后族人中有部分简化为胡氏。

        如今胡姓人口大约1400多万,按照人口数量排名第13位。

诗曰:

牛脖垂肉叫做胡,

喉音含混是胡卢。

胡言乱语听不懂,

头脑不清是胡涂。

原创声明

文字:万庆涛

「共鸣请关注,支持请转发」

想法丨发现丨习惯丨人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广府草堂美学生活空间


一、讲座课程:

白话语言:“越学越叻,教你讲白话”、粤语朗读、粤语童谣及㜺鬼粤语;

音乐艺术:古琴箫笛、二胡琵琶、书法绘画 、摄影艺术;

科普教育:自然足迹、仰望星空、机器人、小飞机;

雅集沙龙:策划与举办各种主题雅集沙龙;

讲座课程:承办各类文化系列的讲座及课程;

品茶聚友:雅聚、交流、分享;

二、文化旅游:

还有我们每月一次,穿街过巷揾古仔,由老师带队,边走、边说、边听、边吃、边玩!“广府起底”行街揾古仔,寻找广府的前世今生,  讲述广府沧桑故事……

商务合作、投稿:332589909@qq.com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让太阳拥抱你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每日为你推送最暖心的故事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